新传必考理论精讲 | 宏观控制、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
北大胡师姐
北大新传院研究生
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6年
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
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
如果把考研比作盖大厦,那理论知识绝对是地基——理论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你的初试复试成绩。之前有很多同学来找胡师姐诉苦说理论太艰深、看不懂,新年伊始,胡师姐公号特地为大家推出“新传必考理论知识精讲”栏目,带着大家把基础理论一个一个地梳理清楚、消化到位。
本栏目最先推出的几篇文章,将按照传播学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的顺序,将每个模块的重点理论作横向比较、内容扩充,也会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新发展进行思辨,并适当的添加关于传播学史和学者的趣闻,希望小伙伴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拓宽视野、加深记忆。
控制研究总的来说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展开,具体情况如下:
● 微观层面:把关
● 中观层面:潜网、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职业伦理(议程设置、框架、启动、产权、受众调查、媒介的集团化、媒介融合)
● 宏观层面:经验学派控制观(宏观控制、传播制度、媒介规范、媒介公信力、媒介伦理、舆论监督、媒介批评);批判学派控制观(意识形态控制、政治经济控制、文化控制、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
上一节我们阐释了控制研究的中观层面:把关,本节我们将阐释控制研究的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宏观控制,传播制度,媒介规范。
媒介社会控制的主要形态:结合批判学派的分析,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文化等角度理解媒介受控。
媒介控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政治控制(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等)、经济控制、受众控制、文化控制和传媒内部控制。
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法律、行政控制):
①对传媒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如审批、登记,资源分配,监督管理,对传播事业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等。美国《1996年电信法》规定了限制暴力和色情内容的“V芯片”制度和节目内容分级制度。
②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这是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传媒体制的前提。世界上主要的传媒体制有:以欧洲为代表的公私并举的“双轨制”,以美国为代表的私有、商业化运作制度,以中国为代表的公有、有限商业化运作制度。
③操纵新闻: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的传播,操纵新闻的发布、控制信源,如吹风、试探性气球、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意识形态渗透。政治与经济软化、拉拢,暴力干预,利用官方媒介进行舆论导向。
2、利益集团的经济控制(资本控制):
垄断资本通过成立媒介企业、控制议会党团和院外活动集团以及提供广告、赞助等控制媒介。
3、受众控制:
①个人信息反馈。受众对传媒活动也有社会监督的正当权利。
②通过影响媒介市场制约媒介活动,传播者也会主动收集公众反应、进行受众调查等(服务于广告商)。
③当自己权利被侵犯时,受众也可诉诸法律或结成受众团体以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4、传播媒介的内部控制:
①制定媒介组织制度、报道方针对信息传播过程进行控制以服务于媒介的政治立场。任何媒介都有其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倾向性,通常体现在按照报道方针进行层层“把关”,体现了媒介组织内部对信息传播过程的控制——潜网。
②媒介自律,即通过制定职业纪律或道德准则来主动约束职业行为。以维持媒介信誉,争取广大受众和提高传播效果。保证职业道德规范的外在机制包括行业组织及其制定的自律规范条文、行业评议制度等。
5、文化控制:
是更为广泛、深远的控制,所有传播都包含在文化控制中,一切控制说到底都处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布里德称之为“潜网”。
传播制度
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体现的是上升到统治地位的规范体系。
媒介规范理论:
直接或间接对大众传播起控制和制约作用的社会规范体系。英国学者D.麦奎尔曾归纳了六种媒介规范理论: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民主参与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美国学者F.S.席伯特和W.施拉姆等人在《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一书中概括了前四种。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中认为“报刊的四种理论”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无助于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他把全球的新闻媒介划分为:市场经济世界、马克思主义世界和进步的世界三种媒介类型。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新闻传播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2、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3、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多方面的社会职能: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
4、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批判学派的控制观:
意识形态控制,政治经济控制,文化控制,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
批判学派的控制观:
控制分析是批判学派研究的焦点。批判学派关注大众媒介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的互动,关注谁在传播、为谁传播,致力于揭露各种权势集团操纵、影响、控制传播的实质,因此体现在其学术话语中的就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的历程。批判学派控制观:
(一)意识形态控制: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和阿尔库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传播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控制表现在:
①大众媒介通过对社会生活议题的设置发挥强大的意识形态影响力;
②大众媒介作为“霸权”机制之一,在形成社会合意(实际上是“伪合意”,是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实现统治阶级“非暴力”的统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③大众媒介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一,支持现存的意识形态结构和社会制度;
④媒介理念中的“中立”与“客观”(多元主义的取向)在“物化”意识(即商品拜物教,卢卡奇提出)的现实下大行其道,却掩盖了意识形态的多方渗透。
(二)政治、经济控制:
集中在政治经济学派的分析中。与经验学派的“所有权分散论”、“管理革命论”的观点相反,政治经济学派认为资本主义媒介企业中,占统治地位的大股东凭借着自己的势力支配着小股东;资本家虽然退出了对于媒介企业的直接管理,但通过董事会仍然掌控者企业。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在支配着物质生产的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政治经济学派从“商品论”(媒体内容的商品化、受众的商品化和传播劳动的商品化)、“空间化”(企业规模的集中造成信息传播渠道的单一)、“结构化”(阶级结构)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传播受到广告商、权力阶级等方面控制的状况。
(三)文化控制:
首先,大众文化的出现伴随着文化工业的诞生。在文化工业中,普遍的“异化”造成了人的主体性的丧失,沦为异己的精神力量的奴役,具体表现在大众文化不是大众创造的,也不是大众真正需要的。——法兰克福学派。
其次,大众文化的本性是商品生产与消费体系的产物,是一种隐蔽的意识形态控制。
再次,以霍尔为代表的文化研究学派通过解读传媒文本,认为大众传播过程是文化生产和意识形态再发现的过程,日常生活的权力关系就是意识形态的争霸。受众阅读的不是社会现实本身,而是被反复构建的“译本”(赋予其积极意义)。
(四)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Agents of Power,1984):
中心议题是大众传播媒介与权力的关系,旨在打破“第四权力”的神话。书中反思了施拉姆的“报刊的四种理论”,认为它是冷战思维的产物。他把当今报业划分为三种模式:市场模式、共产主义模式、进展模式。他认为:任何新闻体系中,新闻媒介都是掌握政治和经济权力者的代言人;媒介内容反映资金提供者的利益;新闻理念(自由、社会责任、客观、公正原则)具有虚伪性,间接地促进了资产阶级统治目标和利益目标的实现;新闻院校传播该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帮助当政者维持他们对媒介的控制。阿特休尔还指出了权势集团操纵媒介的四种方式:官方形式、商业形式、利益形式和非正式形式。
新闻职业伦理的内涵:
又称为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狭义上指新闻专业主义及其外化的新闻业自律规范体系,广义上也包括一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在新闻业的内化。
近年来职业精神与社会道德的冲突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新闻从业人员既是进行新闻报道的职业人士(自律),也是社会人(他律),需要同时受到专业理念和社会基本伦理规范以及法律的制约。
大家有任何问题,可以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推荐阅读
以梦为马,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北大胡师姐新闻传播考研
微信号 : Miss_MJC